为助力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明确学业路径、达成专业成长,2025年10月23日16:30,音乐学院邀请宝鸡市新建路中学高级教师王悦雯,于高新校区博文楼副楼305室举办《学业规划与专业成长(四)》学术报告。本场报告作为系列讲座的第四期,吸引了我校师生的踊跃参与。


报告开场,王悦雯老师借助其针对音乐教育从业者动机的调研数据引入话题——47.3%的学生因“热爱音乐”而选择了相关专业。这种理想主义特质不仅是艺术教育的活力之源,也可能会因现实压力而导致职业倦怠。基于此,她围绕“学业规划的三维度”展开了深入阐述:
在专业能力维度,她强调“技术深耕与艺术感知并重”,建议学生通过器乐演奏、合唱指挥等实践打磨硬实力,同时注重音乐审美与人文素养的培育,为专业发展筑牢根基。
在职业适配维度,王老师结合自身担任省市级教学能手大赛评委、陕西师范大学国培项目授课专家的经历,详细解析中小学音乐教师、艺术培训机构导师等岗位的核心能力需求,指导学生提前构建“岗位胜任力模型”,实现学业与职业的精准衔接。
在成长韧性维度,她以主持并结题的多项省市级课题为案例,分享如何通过“教育叙事研究”记录职业点滴,在教学反思中抵御倦怠、持续成长,为学生注入职业发展的长期动力。
王悦雯老师的专业履历同样熠熠生辉:她是陕西省学科带头人、教学能手,荣获宝鸡市“三八红旗手”“宝鸡名师”等称号,同时担任渭滨区音乐学科兼职教研员,多次参与省市级教育科研项目。这些深厚的实践积淀让她的报告兼具理论高度与落地性,现场师生专注聆听、频频记录。
在互动环节,面对“音乐教育专业如何平衡教学与艺术创作”这一问题,王老师结合自身“把教学案例转化为创作素材”的经验进行解答。她鼓励学生从课堂互动和学生反馈里探寻艺术灵感,让教育实践成为孕育艺术成长的丰沃土壤。她的回答既具备可操作性,又富有启发性,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。
本场报告是推动音乐教育专业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。王悦雯老师凭借“音乐点灯人”的教育情怀与专业智慧,为学生搭建起一座从学业迈向职业的成长桥梁。学院后续将持续引入优质教育资源,助力学生在专业领域绽放光彩,成长为兼具教育担当与艺术素养的新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。(音乐学院 文/赵隽隽 图/李继刚 审核/魏安石)